TOP
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中心快讯 > 媒体报道 >
深圳商报——21名听障儿的“妈妈”

伍雪玲历时8年让幼女摆脱听障,又助17名听障儿童康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商报记者   张意梅


伍雪玲历时8年帮助女儿摆脱听障,成功后还帮助17名听障儿童康复。

 
晴晴为感谢母亲多年来的照顾和培养,向母亲献上了一束康乃馨。

“女儿第一次喊出‘妈妈’时,我心里真的好高兴,所有的心酸都化作泪水涌了出来。”

5月9日,在社区举办的母亲节活动中,优秀母亲伍雪玲与现场的母亲们分享了她不平常的育儿心得,赢得听众阵阵掌声和泪水。听力、说话已和普通小孩无异的8岁女孩晴晴为伍雪玲献上了一束康乃馨,以感谢母亲多年来的照顾和培养。

晴晴从小罹患重度神经性耳聋,医生诊断,治愈的可能性很小。但作为母亲,伍雪玲从来没有放弃,历时8年帮助女儿摆脱听障。成功后,她还热心帮助17名听障儿童康复,成了远近闻名的听障儿的好妈妈。

幼女患上重度耳疾

2000年,家住沙头角街道的伍雪玲生下了女儿晴晴。在晴晴快一岁时,伍雪玲发现,自己和丈夫只要出现在女儿眼前,她便会露出开心的笑容;但如果从女儿身后呼唤她的名字,晴晴竟然一点反应也没有。伍雪玲查阅相关书籍得知,到这个年纪,幼儿应该会对声音有反应了,但晴晴却似乎从不被外界声响所动。

伍雪玲开始担心了,急忙带晴晴到医院检查,结果让伍雪玲大吃一惊。诊断书上写着:重度神经性耳聋。医生告诉伍雪玲,治愈的可能性不大,孩子可能要生活在无声世界里。

一定让孩子学会说话

伍雪玲回忆起那段日子时说:“刚拿到诊断书的那段日子,我很迷茫无助。如果晴晴听不见声音、不会说话,以后怎么上学,将来如何立足社会?”

过了几天以泪洗脸的日子后,在家人支持下,伍雪玲辞掉工作,开始陪伴女儿康复。她当时暗暗下了决心,要改变现实,让女儿学会说话,快快乐乐地上学。

2001年底,在市残联、社区工作站和丈夫工作的盐田港集团帮助下,晴晴在香港成功植入了电子耳蜗。孩子听得见声音了,但不会开口说话。“每当我教她叫‘妈妈’、‘爸爸’时,她只会拼命长大嘴巴比嘴形,却不会运气冲击声带。”

开口叫“妈妈”

女儿康复的道路既困难又艰辛。从2001年开始,每天早上6点多,伍雪玲就抱着还在睡梦中的女儿,转两趟公车赶到市中心进行康复训练。在课堂上,学历不高的伍雪玲不放掉任何一个知识点。每次上课,伍雪玲都是班上笔记做得最全的学生。几年下来,她的学习记录有几大本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伍雪玲清楚地记得,康复训练一年后的一天,她离开孩子去喝水,房间里突然传来晴晴因为害怕发出的叫声:“妈妈!”那一刻,伍雪玲激动得水也忘了倒,赶紧回到房间,扶着晴晴的双肩不停地说:“宝宝,再叫一次再叫一次!”

“妈妈。”晴晴再次叫了一声,虽然有些不太标准,但足以让伍雪玲激动地抱着女儿留下欣喜的眼泪!

一声“妈妈”并不能让伍雪玲松劲。上幼儿园的晴晴依然只能说三四个字的短句,很多课程都听不懂。伍雪玲自编课程,下午、晚上都对晴晴进行一次语言训练。那几年,她连一部电视剧都没有看过,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女儿身上。终于,晴晴慢慢地能跟正常孩子说话、交往了。

让孩子开开心心

现在,晴晴已和正常孩子无异。她喜欢音乐和跳舞,伍雪玲就带着她参加慈善基金会组织的文艺表演,还到北京参加少儿芭蕾舞比赛。晴晴开始快乐地享受属于自己的精彩童年。

在去年的母亲节演出上,晴晴说:“小时候,我听不见声音。后来戴上电子耳蜗,但不会说话。天不亮,妈妈就抱着我到康复中心学说话,还教我唱歌。现在,我长大了,我听到声音了,我会唱歌了,音乐是那么美妙动听。我要谢谢我的妈妈!”

话音刚落,全场掌声雷动。看着女儿乖巧懂事的模样,坐在前排的伍雪玲笑了,眼中噙满幸福的泪水。

21名听障儿的好“妈妈”

晴晴这么短的时间内恢复得这么好,这在听障患儿中非常罕见,晴晴因此成了珠三角残障家庭中的明星。

一些饱受痛苦的听障儿家长纷纷慕名找到伍雪玲请教经验。面对求助者,伍雪玲总是非常热心分享自己的经验。但不少家长因经验不足,训练效果不明显,于是伍雪玲萌发了将孩子接到自己家中康复的想法。这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。

为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,伍雪玲将家里的书房布置成温馨的教室。伍雪玲的妈妈负责孩子的饮食,师范毕业的堂妹充当助教,晴晴则热心地教弟弟妹妹们学发音。陆续地,家长们放心地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伍雪玲,隔几天过来看望一下。

到目前为止,伍雪玲帮助康复的听障儿已达17个,他们都像正常孩子一样去上普通幼儿园。最近,伍雪玲又迎来了3个孩子。她教过的孩子都亲切地称她为“妈妈”。

伍雪玲说:“这么多孩子喊我妈妈,让我觉得平凡的人生也有了重大的意义。”

  • Copyright© 深圳市南山区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30531号